信息公开栏目
资料下载

学校章程制度

中共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徐幼专委〔2017〕30号 )

点击率: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17 11:25:39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 31)和《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20176),结合近年来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再次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办什么样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始终是高校办学治校的基本问题。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要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格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能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因此,全面深刻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部署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校的主要政治任务和工作遵循。全校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不断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努力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当前和今后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点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全员育人导师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五大计划,凝练特色、狠抓落实,全面提升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推动高水平有特色一流幼专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二、坚持正确导向,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1.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和创新中心组及二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切实抓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全体党员年度理论学习制度,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做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帮助教师制定理论自主学习计划,注重把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规范对党校、团课、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的管理,使其工作正常化开展,通过价值引领,使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公民意识教育为基础,实施文明修身工程,强化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不断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榜样示范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见成效,把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制度规范等结合起来,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以“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红色电影展播”、“每日一歌”红歌欣赏、“民族魂”系列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利用电子屏、道旗、橱窗、黑板报、微信、微博等阵地开展“我的中国梦”“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的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施“七五”普法宣传,开展校园普法活动。通过“道德讲堂”开展诚信教育、孝敬教育、勤劳节俭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师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水平,推动道德教育见人、见事、见精神。

3.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学校发展,尤其是课程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着力健全组织机构,精心打造师资队伍,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健全完善评价标准,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完善保障机制体系;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把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4.完善“课程思政”体系。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办学传统,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整合学校资源,统筹规划,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引导、鼓励教师打破思政学科和专业学科藩篱,以培养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为目标,共同开发基于思政教育的核心通识课程;将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创新专业课程话语体系,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隐形“课程思政”目的,扭转目前专业课程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德行培育的状况,深度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打破原先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困境,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三、坚持全员育人,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5.实施全员导师制。坚持全员育人,实施“全员导师制”、卓培班“双导师制”、西藏班“导师制”,完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机制,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成为育人的主体,争做育人典范,在全校上下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建立健全校系两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师生、谈心谈话制度,全面深入调研思想政治工作一线情况。建立班主任、辅导员及导师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制度,谈话对象要覆盖全体学生,深入了解所有学生思想动态。学校、院系领导每月进教室、进食堂、进宿舍,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学习情况。院系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要有记录,有落实,有反馈。创新交流形式,拓展思政在网络领域的新空间、新思路,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网络工具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关切的问题。塑造师生中的名师大家、师德模范、业务骨干,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人格魅力、正面形象,使他们成为校园名人,吸引师生主动靠拢。

6.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师德提升工程,完善师德培养提升机制。以理论学习中心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党员组织生活、教学研究活动等为依托,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实行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划定师德红线,实行师德违规“一票否决制”;每年九月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特别通过系列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培养。实施师爱传播工程,完善师德关爱帮扶机制。汇聚奖助学金、社会保险等多种力量和资源参与扶困助学,开展党员帮扶 “三困生”(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活动。实施师风弘扬工程,完善师德宣传激励机制。定期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实施师风规范工程,完善师德考核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师德考核评价机制、监督管理机制。

7.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落实思政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的要求,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学校专职思政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比例不低于全校师生人数的1%,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研究制定班主任工作条例,规定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须有至少三年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经历并考核合格。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000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制定思政课教师培训规划,努力使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支持专职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聘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以及“五老”同志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或党务工作,充分发挥关工委的育人作用。学校在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正常经费的同时,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实际下拨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思政工作。

四、坚持全过程育人,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创新

8.加强对课堂教学与科研活动的管理。强化课堂教学及科研活动的纪律约束,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学术研究有底线、公开发表有要求,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确保所有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不出现违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违背宪法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等言行;完善校系两级教学督导制度,聘任道德威望高、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授、离退休老领导、老教师担任校级督导组成员,形成督导、学生、教学部门三方测评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体系。

9.强化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开展民族传统节日主题宣传活动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传承民族文化、凝聚价值共识。利用好“淮海战役主战场”地域优势,利用好学校周边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开展“传、诵、走、思”活动,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国家承办重大国际会议国际赛事等节点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国际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校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营造多元化校园氛围,提升了师生的文化视野。也着力建设师范特色校园文化,传承师范精神,注重“两代师表,一起塑造”,开展解读校风校训、传唱校歌活动,创建校园文化标志符号。组织开展“三声一影”“雅卓女子学堂”“学思讲堂”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清新高雅、学风浓厚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挖掘宣传身边人、身边事,增强文化环境育人的浸润效果,增强师生的爱校荣校意识。

10.强化实践育人功能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科研活动中的社会调研、参与产业化科研项目。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家长资源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受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认真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认真组织新生军事训练。集中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广大学生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解决实际问题与提升思想境界结合起来,促进师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

五、坚持全方位育人,加强教学科研及各种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管理

11.加强对校园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严格遵循《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加强和规范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和接受对外基金资助管理办法》(徐幼委〔201613号),执行一会一报制度、跟听反馈制度,必须履行申报审批和备案手续;加强对宣传栏、校园网、校报、校内广播、新媒体等的规范管理,建立宣传工作的奖励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舆情搜集研判,规范师生自媒体管理,落实实名登记制度和用网责任制度,做好重大活动和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严禁在校内传播宗教、组织宗教活动。

12.加强网络思政载体建设。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全力提升学校各部门网站的思政育人功能。整合网上教育教学资源,深入实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加强学校官方微信、微博建设。发挥学校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平台的强大功能,增强新媒体思政教育粘性,制作传播“红色记忆”“最美幼专人”等贴近本校学生特点的新媒体产品。根据学生需求,在学工处微信公众平台开辟学生事务反馈与服务平台,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了解、落实学生反映的相关事宜,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利用学校网站及新媒体信息平台,加强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和网络文明素养教育,使学生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网络行为习惯。从班主任辅导员及优秀思政教师中选拔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壮大思想理论引导力量。

13.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作用。切实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群团组织改革的要求和安排,对照学校工作实际,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激发各基层群团组织的活力。切实落实学生会、团委会、学生社团的各项组织制度,加强对校级学生组织换届工作的规范化指导,增强公正民主意识、挖掘工作动力、促进工作创新,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加强对各类学生社团的管理,既要鼓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和技能组建各具特色的社团组织,又要监督引导学生社团开展健康有益、主题鲜明的社团活动,严格实行社团年检和退出机制,规范日常活动,促进有序发展。

六、坚持党的领导,强化责任担当

14.完善党的领导,明确主体责任。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全面负责,严格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强化四个意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校党委书记履行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党委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校党委要坚持问题导向,研究高校党建的特点及规律。领导班子每学期至少专题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一次;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形成季度例会制度,统筹全校思想政治工作计划、进度、监督工作;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形成月度例会制度,及时通报、总结、研判思想政治工作形势、任务、方法、措施等,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发挥作用;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重大事项,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15.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打造战斗堡垒。按照中央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要求,确保基层党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注重从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定期开展党支部书记轮训,探索党支部书记参与院系内部治理的机制。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开展经常性督查指导,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严肃组织生活,严格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创新组织生活开展方式。严格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健全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在每月相对固定时间开展组织生活。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政治合格、持续培养,严把入口关,重视在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加强日常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基本制度,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加强日常管理,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教育党员按时足额交纳党费,及时排查党员组织关系,做好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及时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

 

上一条: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施意见(徐幼专委〔2018〕6号 ) 下一条: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加强和规范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和接受对外基金资助管理办法(徐幼委〔2016〕13号)

关闭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 苏ICP备08103990号-4 技术支持: 信息网络中心